1979年信阳师范学院大门

南湾湖边的师院学子

师生共建校园

在火车站义务劳动

信阳网讯2015年1月11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宣布信阳师范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由于年龄原因,孙宏典不再担任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职务。该新闻发出后,引起不少师院学子的回忆。在他们眼中,孙宏典是一位可亲的老师、严谨的领导……甚至是代表大学时代的一个符号。1月21日,东方今报记者专访孙宏典,邀请他讲述33年来,在信阳师范学院经历的光阴故事。

“33年,12000多天,在人类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讲,却是不短的时段。我这一生有限之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在信阳师院度过的。所以,我这一生是和信阳师院紧紧连在一起的,更确切地说是和信阳师院融在一起的。”

——信阳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孙宏典

没有围墙的校园 学生和村民共用一片地

1975年,为缓解信阳中小学高素质教师人才紧缺问题,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地区开始创建分院,校址设在位于信阳市内白果树的信阳师范学校。

1978年,该校更名为信阳师范学院,迁入长安路237号,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本科师范院校,设政治、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五个专业。

在偏离市区的农田完成征地后,两栋楼房一盖,中间田地一翻,五星红旗一竖,就是信阳师范学院最初的模样。

1982年1月,28岁的孙宏典从河南大学毕业,少年意气,希望回到老家南阳,在教学科研上一展抱负。没想到被分配到信阳师范学院,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的信阳师院,仅有200多亩地,主体部分是一栋宿舍楼,一栋教学楼兼办公室,向东延伸到现在的校医院,向西延伸到老图书馆。

“学校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老百姓在操场上放牛,红白喜事、吹吹打打也在校内,学生也常去田边水塘玩,和睦相处的时候也有,闹矛盾的时候也有,老师常出面帮助协调。”孙宏典告诉记者,虽然条件艰苦,但师生都很珍惜这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直到1996年全国校园环境治理,围墙建了起来,学校少了一些喧哗,多了一些书卷气。

师生亲密 同吃同住同劳动

上世纪80年代的信阳师院,教职员只有百余人,师生住在“一舍”,同吃同住同劳动,学生和老师一起种树共用一条毛巾擦汗。加上年龄差异小,关系非常亲密,学生有什么困难都找老师。

“文革”刚结束,各方面人才比较匮乏,为了加速人才的培养,信阳师院还办了干部班、民师班、厂长经理培训班,孙宏典去教课,成为不少同龄者和年长者的“老师”。

孙宏典在学校教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列哲学原著,在政治系当了两年班主任。有个学生家庭困难,没回家的路费,孙宏典拿出30元给他,相当于自己半个月工资。而他本人家庭经济也较困难,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房里。为了不影响孙宏典备课,妻子夜晚领着年幼的女儿出门,等他课备得差不多了才回家。

2005年,信阳师范学院30年校庆时,众多昔日学子重返母校,那位当年因经济困难差点回不了家的学生,已是一位中央级媒体的主编,一直和恩师保持着联系。

回顾在教学一线的五年时间,孙宏典评价“很充实”。“学校教师少,教学任务重,仅政教系80级,就连续上了三个学期的课。”他说,“学生们爱好自己的专业,有一股‘钻’劲儿。我鼓励他们把书看透,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大家常为一个专业问题讨论很久。”

见证高校崛起 从行政岗位回归科研

1987年,出于工作需要,孙宏典被调到党委办公室。

最初,他不适应离开讲台、坐在办公室的日子,找当时的党委书记要求回到原岗位,被老书记劝回:“坐在办公室,看起来只是喝喝茶,看看报纸,大局问题上作用大得很!”1993年,孙宏典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2000年6月任党委书记。

与此同时,学校也在快速发展。海苑周围建起围墙,操场铺上塑胶跑道,景明墓被进一步修整,“百草园”上崛起逸夫楼,30号宿舍楼、海苑综合楼拔地而起……学生们到来又离开,留下白发先生们有些模糊的记忆,以及他们自己属于青春的梦。常有毕业多年的校友故地重游,在1500多亩土地上、30000余名学生中,感慨着还能寻到当年喜爱的大盘鸡、山西饺子的味道。

在学校领导班子工作20多年,主持学校工作15年后,孙宏典退出了领导班子,回归到教学、科研一线。

从领导岗位上退出来后,孙宏典直言感觉轻松了不少,“以后会继续关心学校的工作,带好研究生,也可以做一些以前无暇顾及的科研工作了”。

在行政的位置上这些年,他少有时间像当年那样与学生打成一片,忙里偷闲去运动会客串“摄影师”、参加讲座,成为他与同学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2009年和2013年,孙宏典参加该校学术交流平台“贤林讲坛”,以“从‘二’中寻求‘三’”、“由‘四’进到‘五’”为题,讲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就业形势的指导意义,以及关于实践认识和思维方法的理论。

“下一步就是为第三个讲座从‘一到零’做一些准备了。哲学教学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根据他们的知识框架,结合实践教学。”孙宏典说。

1月21日,孙宏典站在行政楼办公室的窗户旁,目光停留在明德广场上高声背书的学生身上:“这一段时间,很多学生都在背书准备考试。我一直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比起整段背诵,更希望他们能择要点记忆,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答案表达清楚。”

信阳师院是和信阳一起发展的

记者:33年在高校工作的经历符合您最初的职业规划吗?

孙宏典:我的规划就是教书育人,搞科研。工作需要来到党政岗位上,能尽自己所能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觉得很高兴。

33年,是信阳师院为我提供了工作的岗位,使我从一个初出校门的学生成为一个大学教授,由一个普通教师成为一个大学的主要负责人,时时刻刻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常想,如果没有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在一个单位工作30多年,进入班子20多年,特别是主持一个单位工作15年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希望对他们表示感谢!

记者:据说您在工作上是一位完美主义者?

孙宏典:(笑)有这方面的倾向,一篇文章中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同,在我看来就会影响表达效果。我做人做事奉行三条原则:一是尽心尽力,不偷懒耍滑,有十分劲儿绝不用九分;二是与人为善,不难为别人;三是待人以诚,不玩弄权术,不搞虚假。尽管如此,由于能力所限,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一些同志的问题解决得也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性子急、要求严、抠得细,批评人讲究场合、方式不够,无意中也伤害了一些同志的感情。再加上一些误会,虽不是我说的做的,但因为我是主要负责人,也落到了我的头上。不管什么原因,我都要向这些同志表示深深的歉意!

记者:33年来,您见证着信阳、信阳师院的变化。信阳的发展为师院带来了什么?师院的壮大,对信阳又有哪些反哺?

孙宏典:信阳师院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是和信阳一起发展的。早年学生抗议示威,就是要求把校门口的路修一修,现在不仅路修好了,环境整洁了,交通的便捷、浉河的治理也让师生们获益匪浅。

更重要的是,信阳的发展,为信阳师院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学习、就业平台。我们的优秀毕业生,遍及信阳各行各业。

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部分专业超过了50%,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30多年来,我们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级各类人才10万多人,王立新等400多人成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王金安等一大批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各个领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记者:我们看到,信阳师范学院一直在扩建,高校扩张是否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孙宏典:我们一直强调要妥善处理规模、速度、质量的关系,在规模速度扩大的同时,千方百计提高质量。

早在2003年,我们就提出了“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增强特色,增进效益”的总体发展要求。这些年,始终都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开展合作办学。先后选派学生到美、英、新等国高校深造,并接收美、韩等国留学生。不仅是对外的开放,还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他们融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从我们功能日益强大的教学和住宿设备、综合素质越来越强的毕业生身上得到了体现。

记者:有什么话想与信阳师院的学生共勉?

孙宏典:道不行不至,事不为不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道路中既有远大的抱负,又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人物档案

孙宏典,1982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后更名为河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6月至2015年1月任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河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国际共运与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十届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讲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课程,并坚持为院党校和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多次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了省重大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研究》和10余项省级、厅级科研项目,主编出版了《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研究》、《中国近古文学思潮》等学术著作,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