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新乡 作者 李文艳

从城郊的阡陌小路到如今平整的柏油路,这条以企业命名的道路走过了六十多年;

从“化工路”到“科隆大道”,这条南区主干道迎来送往了众多新乡人耳熟名详的企业与单位;

从原来的一千米长到现在的六千多米,化工路的变迁史就是新乡南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化工路西尽头 供图:文艳

在这个6千多米的路上,父辈们见证了化肥厂繁忙的车间、化肥厂俱乐部备受欢迎的影院、第一化工厂名企的荣耀、卷烟厂精美的烟标、体校队员的辉煌、第一造纸厂凸版纸畅销全国……

而我们年轻一代,看到更多的是不断出现的高楼耸立、现代企业的遍布发展、持续东延的科隆大道……

今与夕、新与旧、改与革、拆与建、人与城、家与国这些不同的记忆符号,都在化工路的变迁中一一展现出来,而今化工路完成了使命,科隆大道则在一路东歌。

化工路:从1.5到6.5,用了65年

科隆大道的西尽头是解放路与人民胜利渠

解放路是新乡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批道路之一,命名为“解放”,充分表达了新乡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

人民胜利渠于1952年建成使用,为改变新乡地区面貌、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向天津和卫河两岸城镇供水发挥了巨大作用。

供图:文艳

而就在解放路和人民胜利渠登上新乡历史舞台的时候,紧邻这两个地方的科隆大道,还只是一条无名的小土路,周边是村庄与农田。

几年后,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乡市城区道路桥梁建设开始逐渐向四周发展。

于是,1957年开始着手修建化工路。起止为解放路至新原路,长1557米,宽26米,路面为煤渣与碎石。

1958年,市政府对化工路进行扩建,将煤渣路整修为平整的硬土路面。

此后的几年间,由于当时的新华区辖区周边多为厂矿、仓储区,而新建厂矿要照顾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所以大多设在原城区的外围。再加上许多老厂矿也由于规模扩大或者其他原因,只能由市区迁往城外。

供图:文艳

而化工路作为当时城区的外环线,自然而然的开始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厂矿企业。

于是在“六五”(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新乡再次对厂矿企业云集的化工路进行扩建,一条干净、舒适的沥青路面东延至新飞大道,呈现在大家眼前。

1991年,市政府根据国家建委1980年颁发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及历次市规划定点会议对城区道路的确认意见,对城区42条主干道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其中将化工路明确划归为交通性干道,主要以货运为主,同时担负过境交通任务。

进入新世纪,化工路东延工程连续分段施工,目前已东延至新二街。未来,科隆大道连接新中大道也是指日可待。

化工路上的标签

如同《你好,李焕英》中的胜利化工厂一样,在科隆大道两侧,也有这样镌刻着工业时代痕迹的工厂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厂矿附属之地。

化工路西段最初的企业、单位布局(大约1990年绘制)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这些建筑或弃用、或陈旧,与周边建筑反差极大,但这些地方却承载着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的青春和70、80后的童年。

河南科隆集团

说起科隆大道,第一个必须要说的企业自然就是科隆集团。自2012年起,化工路就正式更名为科隆大道。以企业冠名,可见科隆的发展是多么的蒸蒸日上。

如今我们在科隆大道上可以看到有两家科隆企业,在西段文化路附近是新乡市科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东段新一街附近是河南科隆集团。

位于科隆大道与文化街附近的科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图:文艳

而实际上,科隆集团的发展起步并不是在化工路。

科隆集团的前身,是1958年办起来的一个街道小厂。原址在我市城内东关街路北,生产过高压拉闸杆、小电机等产品。占地5.66亩,职工仅有百余人,资产不过百万元。

1968年,属于集体所有制的市绝缘器材厂,开始生产电风扇,后来又更名为电风扇厂。

1987年,工厂从东关街迁至化工路西段,厂区面积一举扩大到60多亩,树起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时,新乡生产的新飞牌电冰箱,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而蒸发器、冷凝器是冰箱、冰柜和空调等产品不可或缺的“几大件”之一。

看到这一点,科隆果断决定停产电风扇,转向生产生命力强、附加值高的“两器”产品,对企业原有的产品结构进行大的调整。

1990年,板管式冷凝器问世,实现了无氟化替代,产品不仅打进了国内冰箱冰柜界巨头海尔,还得到海外各大企业认可。绿色环保的蒸发器、冷凝器新产品,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很快投入批量生产。

1993年12月28日,作为全省首批改革试点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进行了产权改制,搬迁到化工路,正式更名为“新乡市科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12月,经过国务院规范审批,彻底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定名为河南科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求,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企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司总投资、总销售、总利税分别是改制前的50倍、45倍、39倍。

供图:文艳

而今科隆的目标是以全球为生产基地,并辐射整个海外市场。

新乡市燃料化肥总厂

新乡市燃料化肥总厂,是老新乡人俗称的新乡市化肥厂。

新乡市燃化总厂大门

1958年新乡市决定筹建新乡市化肥厂,生产规模计划为年产2千吨合成氨。1959年4月,化肥厂与市化工厂、市纯碱厂、市化学造纸厂进行合并,厂名定为新乡市化工厂。

1962年,因为技术等原因,化工厂停产,并入新乡市油脂化工厂。1965年复产市,化工厂与油脂厂开始分开办公,市油脂化工厂名称不变,化工厂更名新乡市化肥厂。之后在特殊的历史阶段里,化肥厂步履维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化肥厂终于迎来了鼎盛时期。

当时厂内外一片繁荣景象,尤其春秋农忙季节,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厂区内堆放的化肥如一座座小山。

化肥厂门前常常是车水马龙,来这里买化肥的农民是络绎不绝,有拉架子车的、有驾驶农用车的,排队排满整个厂区。

繁荣的化工厂自身形成了三个区域:行政区、生产区、家属院。也很快带动了化工路西段区域的经济发展,原本还是农田的地方,催生了菜市场、饭店及各类摊点,基本形成了经济区。

1992年,化肥厂更名为新乡市燃料化肥总厂。同年11月,为家属院职工安装暖气。1994年,家属院集资,将原来职工居住的平房重建成现代住宅单元楼。

化肥厂在当年到底有多繁荣?我们从化肥厂的各种配套设施看一下就知道了。

一、职工子弟小学

1975年,厂里在家属院北部建造带走廊平房一栋,约160平米,成立了化肥厂职工子弟小学。市第一化工厂、第一造纸厂也请求接纳两厂的适龄儿童入学。当年第一次招生就达150人,三个教学班。

1979年,随着入学儿童的增加,新建了两层教学楼一栋,1980年送出第一届毕业生。

1993年元月,新乡市化工路小学建成开学,子弟小学并入化工路小学。

二、俱乐部

化肥厂的子弟们,很多人都还记得,化肥厂俱乐部吧。1975年,化工总厂在行政区建成一座能容纳千人左右的大礼堂,在市南区属于首家。礼堂坐东朝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楼,占地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

俱乐部外貌

后来经过一次整修,于1979年5月12日,大礼堂定名为化肥厂俱乐部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南区唯一的以放映电影为主兼营戏剧演出的文化娱乐中心。

俱乐部隶属于总厂工会。工会每月以兑换券形式发给会员每人4张、非会员2张,凭券换取影剧票,而职工则可以免费看电影看戏。所以当时化肥厂的小伙伴们就实现了看电影自由,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

三、泳乐中心

1993年3月,总厂在仓库北部临滨河公园处新建燃化总厂泳乐中心,为市民在夏季提供一处避暑和娱乐的场所,也为燃化总厂增加了一条经营的新路子。泳乐中心设有儿童池、大池、换衣间、池外餐厅等。

四、啸南天娱膳城

几乎与泳乐中心同期修建的啸南天娱膳城,位于俱乐部东侧、紧邻化工路,与泳乐中心仅一墙之隔。

1996年底,装修豪华的餐饮部正式对外营业,沐浴、歌舞、住宿等多种服务项目也相继开业。

化肥厂的小伙伴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每到重大节日,厂子和家属院的红灯高挂、彩旗飘飘?是否记得办公区墙体的宣传栏?黑板报上各类丰富多彩的文章?

如今,当年残缺不全的宣传窗仍依惜可见,由此让我们想到那个力争上游的年代。

新乡卷烟厂

新世纪以前,走在化工路烟厂家属院附近,总能闻到一股烟草的味道。当年家属院对面就是新乡卷烟厂,如今已经被开发成了光彩大市场。

新乡卷烟厂旧址 供图:文艳

新乡卷烟厂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新乡市第一修配合作社,当时合作社位于平原路胜利路交叉口附近的水塔位置。

1963年合作社买了一块荒地,即现在的光彩大市场区域,搬迁建厂后,更名为联社机械厂,主要生产铸铁水管、弹花车、铁路上用的小推车之类的简单器械。

七十年代以后,因为化工路两侧化工企业越来越多,于是联社机械厂又更名为化工机械厂,主要生产内容也变为化肥、化工设备、鼓风机、引风机等,七十年代末再次更名为通用机械厂。

1981年通用机械厂正式更名为新乡市卷烟厂。笔者从烟厂一位老员工手里翻拍了几张当年烟厂的旧照。

新乡卷烟厂大门

之所以开始主营烟草,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的解体和对卷烟厂管理权的下放,河南许多地方先后上马了许多小烟厂,新乡卷烟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新乡卷烟厂大门夜景

当时新乡的烟草市场空前繁荣,烟标设计更是百花齐放。新乡卷烟厂的烟标取材多数与新乡有关,同一品牌的烟标多数都有多种版式,颜色和图案搭配也各不相同。

新乡卷烟厂内景(因厂内环境优美宽阔,新乡市曾在这里举办过大型活动)

其中“恭贺新春”系列的烟标,设计十分精美,采用农民画的设计风格。

其中一款展示了一对年轻夫妻带孩子外出的喜庆场景,画面中身穿红色衣裳的母亲骑在一头小毛驴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小娃娃。

欣赏这枚烟标,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歌曲《回娘家》那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让人忍俊不禁。

此外,新乡卷烟厂生产的品类还有中岳、群喜、平原、百泉、牧野、争艳、苏门山、怀深、绿野等香烟。销往四川、青海、黑龙江、北京、天津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百泉牌香烟荣获1984年河南省经委旅游产品优秀奖。

2003年12月31日,因政策原因,卷烟厂正式关门。这些烟标也已走入历史。

新乡市一化工厂

一化工厂曾位于化工路最西端的南侧,紧邻新乡市燃料化肥总厂。1956年建,初名新乡市油脂化肥生产合作组,曾用名新乡市化工厂。1969年易名新乡市一化工厂。属市燃料化学工业局。占地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职工500余人,生产车间6个,2个分厂,1个科学研究所,主要设备46台。

新乡市一化工厂旧址 供图:文艳

生产硫酸镍、油田助剂等10余种产品,年产值2300余万,利润80.2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美国、西德、日本等国家。油田助剂填补了国内空白,防塌剂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后连续四年获市先进单位,1989年,在企业升级中,荣升为省一级企业。后来在持续的科技变革中,因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无奈退出历史舞台。

新乡市第一造纸厂

曾位于化工路西段,1958年建设,初名新乡市郊孟营村造纸合作社,曾用名新乡市胜利造纸厂,1973年9月易名新乡市第一造纸厂,省中一型企业,属市第一轻工业局。

占地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职工503人,工程师6人。生产车间6个,大型设备49台,主要生产凸版纸、有光纸、书写纸、卫生纸等。产品畅销全国,其中凸版纸远销泰国、新加坡、尼泊尔等国。年产量300吨,产值150万,1985年获市经济效益金杯奖,中性凸版纸1988年获省轻工科技一等奖,现在已经搬迁到了小冀镇。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即老新乡人称呼的河南省新乡供销学校。学校于1962年创办,初名新乡地区财贸干部学校,曾名新乡地区供销合作干部学校、河南省新乡地区供销学校。

供图:文艳

是全省唯一的培养棉花检验、加工经营初级技术人员的专业学校,隶属于河南省供销合作社。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河南省新乡工业贸易学校,2010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

化工路和平路以西路段,除了上述企业、单位外,还有传染病医院、型钢厂、化工路小学、起重设备厂、中心血站等新乡人耳熟能详的企事业单位。

过了和平路往东至新飞大道一段的化工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单元楼之间,零落的分布着一些连门牌都毫不起眼的老破小,但如果你能停下来,听听这里的老人们讲上一段过去的历史,还是倍感有趣的。

药厂家属院 供图:文艳

振中路化工路交叉口西北角药厂家属院的张阿姨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路南美大花园以及路北新谊城小区都是原来人民药厂和联谊药厂的旧址,如今药厂已经搬迁到了小冀镇。

除了药厂,化工路中段还有许多单位,大多都是原来新乡县的行政部门,由于新乡城区建设框架的不断拉大,这些单位或者部门都于上世纪末陆陆续续的搬离了新乡市区,迁至到现在的新乡县。

供图:文艳

比如茉莉花开幼儿园是原来的新乡县畜牧局、附近的饭店是水利局、今日花园是食品厂、上海人家东边是新乡体校等。

女子标枪亚洲记录保持者吕会会曾在这里接受训练

供图:文艳

相对于新飞大道以西路段的化工路,东延至新二街的化工路段则充满了现代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丰华街附近的化工路段,是美食的天下。重庆镇三关老火锅、膳苑饭店、李家拉面、苏家牛骨头、驴肉火烧、脸谱涮羊肉、向凤涮牛肚、赵记烩面……

尤其是到了晚上,昏黄灯光下,这里每一寸烟火都在声嘶力竭的告诉每一位朋友,这是一份人间胜地。

再往东,更多的则是一家家实力雄厚的企业以及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比如国家电网、新乡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科隆集团、华斯豪钢构、拓新药业、力欧集团、新乡国药、新乡市散热器有限公司、新乡市舰船机械有限公司等。

其中位于化工路与牧野大道附近的和田育才小学,于2015年由新乡市和田集团有限公司与新乡市育才小学联合创办。

供图:文艳

2018年9月,和田育才小学新校区启用。偌大的校园洋溢着现代化新型学校的气息。和而不同的班级文化,配置齐全的实验室、微机室、手工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古筝教室、舞蹈教室、风雨操场,与化工路西段的化工路小学遥相呼应,形成了教育的延续与发展。

结语

化工路:外环、1千米、化肥、卷烟、造纸……

科隆大道:内环、6千米、科隆、育才……

供图:文艳

有路以来六十余载,易名也九年之余。老路在新陈代谢中焕发生机,新路向着美好未来中有序迈进。

科隆大道,不仅收录了这方城郭南区的辉煌片段,更寄托了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期望。

未来,愿科隆大道一路东歌,承载一城情怀。